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577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192篇
综合类   5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发强 《河北法学》2007,25(3):55-59
目前国际社会中同性同居者争取合法地位的运动已经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取得成功.各国面临是否承认外国或外法域同性同居关系的局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法院将来也会面临这些问题.如果一概拒绝承认基于外法域法律成立的同性同居关系,可能不利于保护依附该关系而成立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区际私法中尤其需要慎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当同性同居关系仅仅是作为其他问题的先决问题时,我国大陆法院可考虑适当承认该关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highlights some of the central ethical challengesinvolved in undertak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with refugeesin conflict and crisis situations. It focuses on two main setsof challenges: first, the difficulties of constructing an ethicalconsent process and obtaining genuinely informed consent; andsecond, taking fully into account and responding to refugeeparticipants' capacities for autonomy. The authors also discussthe challenges involved in applying the central normative principlesgoverning ethics review processes—the principles of beneficence,integrity, respect for persons, autonomy and justice—tothe context of refugee research.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ersshould seek ways to move beyond harm minimization as a standardfor ethical research and recognize an obligation to design andconduct research projects that aim to bring about reciprocalbenefits for refugee participants and/or communities. Some of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aised by this analysis are discussed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宪法对公共利益的明确提出,法律化、规范化公共利益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公共利益就其源头来讲应源于一种区别于个人利益的群体利益的产生,这种利益是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随着私有制建立、国家产生,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来自于民众的公共意见成为国家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决定因素.公共利益的特点和现今社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公益问题在法律研究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现在仍局限在理论层面的讨论,只有"公益"理论日渐完善,才能与实践良好地结合,最终成为维护法律秩序良性运行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措施,但效果不佳。民营银行具有信息、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等优势,建议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民营银行,从银行贷款这个直接的角度克服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私人财产所有权形成与发展的路径,经历了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导向,逐步走向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制度化道路。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中国私有财产权的阀门,对私有财产权及相关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权入宪,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的成果;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更将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问题。政策性银行是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新型法人 ,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我国民法对法人的分类并不能囊括政策性银行这类新出现的法人 ;当前强调公私法的区分和公法人私法人的划分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政策性银行应是公法人 ,具有充分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向前 《行政与法》2012,(4):50-53
新私塾教育所引发的"失学而不失教"的"失学"状态,相较于传统失学儿童案中单纯"辍学"状态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新私塾教育的存在及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体制内"学校教育"的质疑。为此,以维护"体制内"教育为最高宗旨的传统失学儿童救助制度,因无法解决私塾教育所带来的人们对教育个性化的"合理"要求所产生的"合法性"纠纷而丧失了当然的正当性。本文认为,加强对私塾教育规范化的管理而非一味地排斥私塾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有限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峰 《现代法学》2012,(6):126-135
合作金融与政府监管存在内生的冲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独立自主性决定了政府对其监管应当是有限的。除非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由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监管,互助社的设立、管理与运行应当主要留给社员自行决定。实际上,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其自主制定的章程,依靠当地的习惯规范以及互助社自身的特有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就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模式改革而言,我国当前银监会的监管职能需要收缩,监管的范围要改变,同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强,但这些均需纳入法律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9.
《Criminal justice ethics》2012,31(3):175-192
Abstract

The current accountability system for private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ntractors (PMSCs) is woefully inadequate, and mere enhancements in oversight cannot hope to remedy that failing. I contend that once we recognize the kind of accountability required of PMSCs, we will realize that radical changes in the found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MSCs and the state are required. More specifically, in order to be appropriately accountable, members of PMSCs must become a part of or, at the very least, directly responsible to the legitimate authoritative military or police structures, and there must be a clear and precise delineation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public officials for holding individual members of PMSCs criminally liable.  相似文献   
10.
在传承知识、寻求真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等基本伦理规定性基础之上,大学所具有的人本、宽容、开放、批判性等伦理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了一般价值合理性依据.源于西方的大学自治经验,只有完成与中国既有社会文化等制度环境的接榫,才能推动中国大学自治实现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